三藏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蒜食经(第1页)

大蒜食经

中国的民间语言实在精辟。

过去北方农村流传着一句话:“青皮萝卜紫皮蒜,抬头老婆低头汉。”

十四个字,就把四种厉害角色的外部特征勾勒出来了,而且合辙押韵,形色兼备,让人不能不服。青皮萝卜和紫皮蒜,都是同类中的佼佼者,辛辣;过去农村中的成年妇女,走路时挺胸昂头者,一般比较泼辣,遇事敢于出头为自己和他人讨个公道,因而被一些人视为难缠角色;而平时不哼不哈,走路只看鞋尖前一尺,心里总在琢磨事的男人,也是需要防范的厉害人物,在本分的农民看来,这种人花花肠子太多,弄不好就被他算计了。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中,对于抬头老婆低头汉,都有十分精彩的描写。

不过,这句话的应用范围只限于普通村民,出了圈就不灵光了。像村主任以及村主任以上的汉,没见有谁平时是低着头的,但个个都是厉害角色,不服也是绝对不行的。另外,把这句话搬到江南一带也不灵光,因为当地人很少吃蒜,自然也不会在意白皮蒜和紫皮蒜之差别。明清时,由于交通不便,各地饮食习俗少有交流,不少到京城当官谋职的南方人,对于北人的嗜蒜之风更是深恶痛绝,常常于诗词歌赋中大加鞭挞,不管那蒜是白皮的还是紫皮的。

明代万历年间的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便收录了陈大声描述京城“巷曲中人”

即三陪小姐的词章:“门前一阵骡车过,灰扬。那里有踏花归去马蹄香?绵袄绵裙绵袴子,膀胀。那里有佳人夜试薄罗裳?生葱生蒜生韭菜,腌脏。那里有夜深私语口脂香?开口便唱冤家的,歪腔。那里有春风一曲杜韦娘?……”

陈大声是明代有名的散曲家,长期居住在金陵,与秦淮河上惯于吟风弄月的歌伎们交往颇深,因而在北地碰上那些穿着棉袄棉裤、吃着生葱生蒜、满嘴粗俗语言的行内人士,自然难以承受,写篇批评报道并不算过分。谁叫顾客是上帝呢!

京城三陪人员穿着臃肿、嗜食生蒜之风,到了清末依然未改。曾在慈禧掌权时担任过军机大臣的瞿鸿的公子瞿兑之,在《庐所闻录》中便摘录了当时文人的一首竹枝词,嘲讽京城妓女的这一习俗:“茅檐灰壁挂琵琶,皮裤高盘炕上挝。却说客来休见怪,竟无新蒜点香茶。”

喝茶竟要佐以大蒜,缺货时还要对顾客表示歉意,也不管上帝是否能接受,这种风气确实有点意思。当时的八大胡同一带,卖蒜的生意想来很不错。

不过,京城嗜蒜之风尽管屡受抨击,却始终未见禁绝。因为卖蒜的生意不仅限于八大胡同,紫禁城中同样有市场,这可不是哪个文人敢随便批评的地方。明末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辟有专门章节介绍宫中饮食习俗,其中就有食蒜的具体记载。例如,在阴历四月,宫中要吃“包儿饭”

,其做法是:“以各样精肥肉,姜蒜锉如豆大,拌饭,以莴苣大叶裹食之。”

到了八月,还要吃螃蟹,“凡宫眷、内臣吃蟹,活洗净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将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食毕,饮苏叶汤,用苏叶等件洗手,为盛会也”

。若是有人要搞什么明代御膳,不妨就从螃蟹蘸醋蒜开始,虽然其技术含量不高,但起码是见诸文字的,不算瞎掰。

包儿饭,也称“包”

,是满族人的传统食品。金寄水先生在《王府生活实录》中回忆,旧时每到中秋之前,北京的大白菜开始上市时,京城的满族人,便要买来用白菜叶子吃“包”

,其中还有故事。据说在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十三甲”

兴兵初期,一次被敌围困,全军绝粮,他命部属捡拾菜叶,包着野果野菜充饥,继续坚持战斗。不久,破敌突围。此后,所部日渐壮大,领土增多,但仍以菜叶包食物作为满族食品,大概也有忆苦之意。金先生还认为,明代宫廷吃“包”

之风,就是万历年间从东北满族那里引进的。这一点,倒是值得商榷。

刘若愚在谈及明宫吃包儿饭的风俗时,确实说过一句“辽东人俗亦尚此”

,但是此处所指的辽东应是明朝的领地,而非后金的疆域。设想,如果镇守辽东的大臣们信息灵通,连努尔哈赤平时好吃点儿什么特色食品都打探得一清二楚,并将其呈报朝廷供圣上改善膳食之用,又何至于一出兵就找不到对手,屡战屡败,连江山都保不住了呢?退一步说,即便明宫的包儿饭确实借鉴了努尔哈赤的天才发明,也属于脱胎换骨的“升级版”

:一是外包装不用白菜叶子而用莴苣叶子,口感明显会好得多;二是馅料更精细,同时又有姜蒜调味,味道也会更佳。如今东北地区仍有包儿饭,但很少有使用大蒜的,因此以蒜调味应该算是明代宫廷首创。明末的皇帝几乎个个都是混球儿,炼丹的、敛财的、宠信太监的、亲近奶妈的,什么货色都有,而且个个不听大臣规劝,有点“混不吝”

的劲头。因此,这些人完全有可能将大蒜引入御膳,尽管其口碑不佳。这样一来,倒是为大蒜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也算是歪打正着。

大蒜之所以饱受诟病,并非全无道理。尽管营养丰富,医用价值甚高,但大蒜的毛病也十分突出,辛辣不说,还有一股强烈的气味,而且丝毫不加掩饰,这自然让许多人感到不快。其实,如果掌握其习性,驾驭得当,大蒜是可以成为很好的食材甚至美味的。

《齐民要术》中收录了魏晋时期不少菜肴的制作方法,其中便有一道“八和齑”

。所谓“八和”

,就是八种原料,排名第一的就是大蒜,此外还有生姜、橘皮、白梅、熟栗黄(即栗子肉)、粳米饭、盐和酢(醋)。制作八和齑时,要用檀木做捣齑的杵和臼,人要直立着急速地舂,因为舂慢了就会蹿出荤臭气。使用的大蒜也有讲究,要剥净蒜皮,去掉底上的根瘢,否则味道会发苦。如果是腌泡过的大蒜最好,可以剥皮直接用;如果是生蒜,则需要在七八十摄氏度的鱼眼沸汤中焯一下,然后使用。制齑时,先将白梅、生姜、橘皮捣成粉末,盛到容器中,然后将栗子肉和粳米饭捣软熟,再分批将生蒜放入捣碎,之后放入焯过的半熟大蒜再捣。齑捣熟了,下盐再舂,舂到起泡沫。然后加入已捣好的白梅、生姜、橘皮粉末再舂,待到各种原料调和均匀后,最后放入好醋调味。此齑的制作程序之所以如此繁复,是白梅等如不先捣,就不会熟;如果一开始便和大蒜混在一起捣,原味就会被克杀掉,再也没有香气,所以要在齑快舂熟时放入大蒜。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大蒜的本性已十分清楚,因此在加工时十分注意去其弊端,留其长处,以更好发挥其功用。

在国外,大蒜也处于毁誉参半的境况。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于大蒜就深恶痛绝,因而她在出国访问时,随行人员都要特意交代相关国家在准备餐饮时绝不能使用大蒜。不过,也有许多厨师将大蒜作为烹调的必备用品。据《美食的最后机会》一书介绍,19世纪末欧洲有一名厨埃斯考菲耶,撰写过一本《烹饪指南》,书中收录了五千多道菜,其中以鸡蛋为原料的就有五百四十六种,而埃斯考菲耶本人做的炒鸡蛋也十分鲜美,无人可及。曾有一贵妇多次询问其制作秘诀,但是他总是避而不答。其实,窍门很简单,就是在鸡蛋炒熟时,用叉子叉入一瓣大蒜,然后将鸡蛋搅拌一下,如此鸡蛋的味道就不一般了。由于当时上流社会厌恶大蒜,埃斯考菲耶自然不敢将这秘诀公之于众,否则饭碗难保。我曾比照这一秘方实践过两次,将一瓣新蒜斩成细蓉加入打好的蛋液,再按常规炒制,结果一盘鸡蛋全被众人吃光,据反映味道确实很鲜。

据资料记载,《纽约时报》曾在1992年2月10日刊登文章,介绍微波炉烤大蒜的具体做法。原料为大蒜一头,鸡汤四分之一杯,橄榄油一汤匙。先将大蒜剪去头部,露出蒜瓣,然后放入容器,加入鸡汤和橄榄油,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微波炉,高火烤四分钟,放置五分钟(若用低火,则需烤七分钟,同样放置五分钟),之后便可食用了。吃时剥掉蒜皮,将大蒜抹在干酪或饼干上食用。看来,《纽约时报》即便在介绍生活常识时也很注意秉持平衡原则,尽管大蒜受到种种非议,仍给其留下了一片空间。

微波炉烤大蒜的做法未免有些简单,中国烹制大蒜的花样则更多些。以川菜为例,大蒜烧肚条、烧鳝鱼、烧鲇鱼,都很有味道,最有特色者则为干贝独头蒜。将十几二十颗大个儿独头蒜(独头蒜似乎都是紫皮的)剥皮洗净,入锅略炸至表皮微黄,然后码在稍深的盘中,加入发好的干贝和鸡汤,入锅急火蒸十分钟左右即成。蒸后的独头蒜外表光洁,里面浸透了干贝和鸡汤的鲜味,辛辣之味荡然无存,入口甘甜软糯,堪为一绝。我多次用来招待客人,常有轰动效应。

八和齑是用以配食脍即生鱼片的,这可是孔老先生的最爱,并留下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的名言。不过,他在食脍时最多只有“七和齑”

佐餐,因为其时大蒜还没有进入中国。孔圣人若有机会与大蒜零距离接触,并在“不撤姜食”

之后加上句“不撤蒜食”

,后世对于大蒜的抨击也许会收敛些。但是,万一他老人家臭来劲儿,非要说什么“不近蒜食”

呢?大蒜可就更惨了。面对种种议论,大蒜若有发言权,没准儿会大吼一声:“老子就是这个德行,你要怎样?”

热门小说推荐
渣女改拿救赎剧本【快穿】

渣女改拿救赎剧本【快穿】

简介关于渣女改拿救赎剧本快穿沈知念死后才得知她是十世渣女,所以她的倒霉体质也就有所解释了。为了赎罪,也为了有投胎的机会,她被迫绑定渣女洗白系统,开启漫漫赎罪路。赎罪路上,她现自己就是个大傻子,以前的她这么忍心辜负这么好的他们呢?所幸一切都还来得及,她还有机会。她从一开始的不情愿到后面的甘之如饴,她是真的爱上了他们。而且沈知念现,只要自己往前走一步,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奔她而来,宠她入骨。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有人朝她走了99步。女主的渣是有原因的哈,可以把女主和原主分开来看一抛夫弃子的知青完二精神出轨的女总裁完三总裁的作精老婆完四无能且家暴的妻主完五杀夫证道的剑修...

如意小郎君

如意小郎君

21世纪双料硕士,魂穿古代。没有戒指,没有系统,没有白胡子老爷爷,连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都没有贼老天,开局什么都没有,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这让我怎么玩?腹中饥饿难耐,心里郁闷透顶,唐宁忍不住抬头竖起中指贼有一物从天外飞来,正中额头。抱着大红绣球,晕倒之前,他只想问一句哪个杀千刀给绣球里塞了石头!再睁开眼时有丫鬟笑靥如花姑爷,小姐有请!有女子眉眼如画相公,妾身有礼!书友群686508501注本书非历史正剧,轻松使用,切勿较真!...

世景如婳

世景如婳

本书可当做平行世界的故事,背景只是类似,请不要带入。1V1女主视角日常流,女主刚开始年纪还小,团宠挂的,和男主青梅竹马,一心以为会和男主顺理成章在一起,然后慢慢清醒知道自己只是把男主当成哥哥。男主前期落魄贵公子,后期是金大腿。女主人设团宠,国民闺女,笑容很甜,积极向上,学习好,会的东西多,但大多驳杂不精,爱偷听八卦,生活上仓鼠,情绪上皮卡巴拉,喜欢心内吐槽,精准打击。1972年,沈家因为早年的家族秘事受到牵连被分别下放,豪门世家同气连枝,6家因和沈家关系亲近导致亲朋旧故都遭遇审查,6家最受宠爱的小姑娘被迫下乡插队。6婳是那个年代的国民闺女,白白嫩嫩乖乖巧巧,总是很容易得到别人的疼爱,下乡之后,她受到优待,但也努力想要帮助其他人。娇娇软软的小姑娘用她甜甜的笑容试图温暖所有人,最终她是会f现这个世界一定是有黑暗面的,还是会有人愿意为她支撑一片天穹,让这朵小小的向日葵,成长为小太阳呢?...

裕妃娘娘躺赢日常笔趣阁

裕妃娘娘躺赢日常笔趣阁

死于海啸的舒锦,一睁眼却成了雍王府后院的耿格格,开局肚子里揣着弘昼,去隔壁帮钮祜禄氏接生弘历忙活完之后,舒锦现自己拿得剧本不错哟!小年糕即将入府专宠,她既不用争宠也不用夺嫡,安安心心躺平,熬死康熙再熬死雍正,她就能舒舒服服当太妃去了!欧耶然鹅,才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嘎嘣挂了!雍正嘎嘣登基了!舒锦看着还在吃奶的弘昼,震惊得脊背生寒!这个雍正不对劲!!ps1哈喽大家好,我是稍微一转型就扑成狗的尤妮丝,现在老老实实端起了清穿饭碗ps2本文无男主,雍正是男配,如果一定要选个男主,那就女主肚子里的弘小昼吧(所以大家可以随便磕cp)ps3老丝丝现在也揣宝宝了,所以中后期可能停更生娃(我会努力攒稿,尽量减少停更期的嘤嘤),希望大家支持正版,让我赚点奶粉钱养娃。...

性取向的多样化

性取向的多样化

刘庆是名穿越者,为了完成某些不同的任务,他开始了自己不同世界的穿越之旅,同时由于世界的坑性导致他不得不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魔法世界里他是男变女的女魔法师,性转魔法师在怪医黑杰克里他是掉落于这个世界花国的兽人亚雌而在驱魔少年里面他是不死具备复活能力的亚人第一个世界魔法世界(哈利波特祖时代蛇祖×性转异世界魔法师,生...

80后成为拆迁户

80后成为拆迁户

简介关于8o后成为拆迁户江书雅重生到14年前,因与丈夫黄明昊一见钟情,嫁到西下村,重生后正面临西下村拆迁前夕。西下村坐落在江岛之上,盛产上百种葡萄,具有得天独厚的江岛美景,家家都有葡萄园,却很难卖上价,只能被一众小贩联合压价,江书雅利用网络信息,对外销售葡萄,帮助部分村民度过难关,引领全家盖房,拆迁致富,重生而来的她,没有空间,口袋比脸干净,脚踏实地,专心搞事业,不再接受上一世丈夫的冷暴力,果断提出要求离开,人面兽心的渣男,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这一世怎能叫他如愿。纯朴的村民,拆迁后,一朝达,钱在手上分外烫手,变得忘乎所以,飘飘然起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