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茄子之交
汪曾祺什么时候认识的王世襄?不知道。老头儿没说过,我们也没打听过。
这两个人,一个搞文学创作,一个搞文物研究,专业上没什么交集,不过有一件事他们都感兴趣,那就是烹饪。促进两人交往的媒介,则是《中国烹饪》杂志。
在饮食圈里,王世襄先生很早就有名气了。《中国烹饪》创刊时,他就是顾问之一。1983年,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实际上就是第一届全国烹饪大赛)在北京举办时,王世襄先生是三名特邀顾问之一,另外两人是溥杰先生和北大教授王利器先生。那时我刚到《经济日报》工作,参与了大赛稿件编辑,还到人民大会堂的赛场转悠过两次,隔着玻璃门看见几位老先生品评菜点。当时,我们家老头儿连隔着玻璃门看热闹的资格还没有呢,盖因他连一篇谈吃谈喝的文章还没写,没人知道汪曾祺还懂点儿美食。直到1985年之后,老头儿开始写点这类文章,慢慢有了些名气。
不过,汪曾祺对中国饮食文化一直很有兴趣。20世纪50年代他买过一本《东京梦华录》,时不时就要翻翻,还在书里夹了不少小纸条,准备写文章时参考。我初到报社时,搞过两年商业报道,经常去位于北京西单的原商业部大楼。大楼一侧有个中国商业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里面卖的书有一套“中国烹饪古籍丛刊”
,一本也就三五毛钱。我陆续给老头儿买过一些,他看得都很仔细,特别是《随园食单》《清异录》几本,就放在手边。他在文章中说自己发明的塞馅回锅油条,油炸后十分酥脆,“嚼之真可声动十里人”
。这个“声动十里人”
,就是从《清异录》中抄来的,如今却成了他笔下的“金句”
。这可真是应了一句老话:“人怕出名猪怕壮。”
再后来,“中国烹饪古籍丛刊”
不用我买了,《中国烹饪》送。我手头现在还有几本盖着“中国烹饪编辑部赠阅”
图章的小册子,都是从家里“赅搂”
来的。送书人当然有图谋,要他写稿。老头儿在《中国烹饪》上发的文章不算多,但有两篇与王世襄先生有关。1990年,他曾经编过一本小书《知味集》,书的《征稿小启》和《后记》都在《中国烹饪》上刊登过,而且是在同一期。显然是书编好后要找个地方广而告之一下,增加点销路。
汪曾祺在《后记》中说,这本书里只有王世襄先生的文章谈到了糟熘鱼片这样的大菜,其余都是小吃之类,未免有些欠缺。在家里聊天时,老头儿对王世襄先生的评价还要高。他和我说过,这本《知味集》只有两个人的文章够水平,一个是王世襄,一个是李一氓(汪曾祺当然不在参评之列)。这两个人首先是真懂吃,再有是会写文章。老头儿平常看着随和,但是绝不轻易说某人的东西写得好,衡文标准相当高。这本《知味集》收录了王世襄先生的两篇文章,一篇是《鱼我所欲也》,一篇是《春菇秋蕈总关情》,而且排在很靠前的地方。其余作家一般只收录一篇文章。
王世襄先生对汪曾祺也还认可。我们家有一本《中国名菜谱·北京风味》,是王世襄先生送给老头儿的,这本书的序言是他写的。书上还有他的题词,挺客气的。王世襄先生还送过老头儿一些杂著,老头儿也都看得津津有味,他本来就喜欢翻杂书。我手头有一本王先生编著的《北京鸽哨》,内页写的是:“曾祺先生一哂王世襄奉九〇元月。”
汪曾祺和王世襄还打过一场“笔墨官司”
,就在《中国烹饪》上。挺热闹。先是老头儿在1990年年末发表了一篇《食道旧寻》,是为一本书《学人谈吃》写的序言。文章中说学人中真正精于烹调的,据他所知就是王世襄。还说王世襄先生到朋友家做几个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据说连圆桌面都是自己用自行车驮去的。有一次王世襄用一捆大葱做了一个“焖葱”
,结果把所有的菜都盖下去了。汪曾祺最后提议,王世襄先生等人做的菜,可以叫“名士菜”
。这个“焖葱”
的故事,老头儿以前在家里说过多次,觉得实在有创意,能把最普通的食材做成人人叫绝的美味。这和他的美食主张很是契合。
转过年,王世襄先生在《中国烹饪》上发表了一篇《答汪曾祺先生》,对老头儿文章中一些不准确的地方进行了说明,特别指出自己并无驮着圆桌面去人家做饭的“韵事”
。文章还发布了一些王家菜的烹饪要点,其中就有“海米烧大葱”
即老头儿文章中所说的“焖葱”
,最后说他做的菜叫“学人菜”
“名士菜”
都不合适,称为“杂和菜”
倒还行。老先生实在是过于谦虚。王世襄先生为《知味集》写的两篇文章和这篇《答汪曾祺先生》,后来都收入他的自编文集《锦灰堆》中,可见还是挺当回事的。
除了文字交往,两个人还共同参加过一个小团体,名曰“美食人家”
,其实就是吃喝会。创始会员一共十二人,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范用先生是财务,王世襄是会长,会员还有丁聪、杨宪益、吴祖光、汪曾祺、冯亦代、许以祺、黄宗江、冒舒湮、方成、黄苗子,都是有些意思的人。这个吃喝会的发起日期是1996年7月14日,虽然成员名头不小,但计划考察的菜品也只是宫保鸡丁、麻婆豆腐之类的家常菜,当时这些人都还没什么余钱。吃喝会的活动没搞几次,老头儿就去世了,也不知后来怎么样了。
老头儿住在京城蒲黄榆的时候,王世襄来过家里一次。那是个大夏天的周末,他从天坛的红桥市场骑车过来,穿了件和尚领的背心,下面是大裤衩子、凉鞋,不穿袜子。手里提溜着那个著名的用捆扎带编成的菜筐。那模样,和胡同里常见的大爷差不多。当时老先生已经快八十了,赶到我们家,就是觉得红桥市场卖的茄子不错,送两个给汪曾祺尝尝鲜。
汪曾祺和王世襄能有“茄子之交”
,《中国烹饪》应该起了点儿作用。
穿越港综世界已经两年的西谨,在18岁那年,以dse状元的成绩修读港大法律系,并且只用了一年自学,便成功获得了学士学位的证书。在19岁那年,成功考上了见习督察,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见习督察。2o岁那年,他成为了...
简介关于女尊穿越千年来爱你洛书某天因喝的太多,突然开始了一个奇怪的梦,直到有一天梦里的人意外去世,她的心动摇了,在一个道长的帮助下她来到了梦中之人的世界,还有一个十分给力的金手指。她就想陪着他,尽自己所能让他平安的度过这一生。殊不知,他只是自己的执念而已。...
简介关于我在鸣龙当校霸校园同人文一对一甜宠原创剧情线十一班存在感弱午休刚刚结束,还在迷迷糊糊的少女,突然被身边的同桌塞了一颗强效薄荷糖,夏阳在薄荷糖清凉的刺激下迅清醒的过来。看着身边的罪魁祸咬牙切齿沈耀直到见到少年乖乖的吃了自己递过去的糖果之后,夏阳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少女无奈的叹气别哭啊,好像我在欺负你一样你想要什么呢?本文,是鸣龙少年同人文,剧情有大量原创篇幅,有很多原创人物,不走十一班主线,主角是沈耀。...
江浩穿越了,本是个普通人的他很慌,却发现自己有一个熟练度面板,任何东西,看一遍就能变成技能,只要刷熟练度,就可以无上限提升,既然如此,只要不死,那就往死里肝。靠着刷熟练度,江浩走上了一条登神阶梯。PS第一个世界,黄飞鸿本书以电影为主。会写的世界有,九叔系列港岛恐怖片系列新宿事件速度与激情环太平洋变形金刚A计划龙门客栈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大唐双龙传秦时生化危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漫威DC电影凡人修仙斗破,以上不分先后,后续还有补充。...
简介关于穿进虐文后,我和女主瓜分了男主顶级杀手姜微穿进了一本一女四男的虐文里!疯批的毒蛇男一儒雅的君子男二腹黑的狐狸男三心机的忠犬男四!本想苟起来猥琐育的她,被卷入剧情之中!小白花女主悄悄对她说妹妹!见者有份!...
一位青年身患癌症,在死亡后穿越无垠修仙界。他接管了叶玄的身体并觉醒长生系统,系统赐他无限生命,以及可以将自己寿命传输给他人的长生眼。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家大黄狗的寿命变为无限。从此一位身上插着旗子的奇怪续命师,和一只大黄狗出现在这广袤无垠的修仙界。续命,续命,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只要你有钱,能续十万年。成仙!成仙!成仙!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