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章 此子大才(第2页)

堂中学子闻言,皆露出好奇之色,纷纷屏息倾听。陈晨颇感兴趣,目光含笑:“自然之中,你悟出了何道理?”

赵立正色道:“陛下,学生每日察稻苗之长,发现其生机勃发,端赖阳光、雨水与土壤之力。阳光滋养,雨水润泽,土壤承载,三者缺一不可。若少其一,稻苗必枯萎不生。学生忽然想到,天下百姓不也如这稻苗?阳光喻皇恩浩荡,雨水喻地方官吏,土壤则乃百姓赖以生存之土地。若此三者缺失一环,百姓何以安生立命?”

堂中众学子听罢,纷纷低头沉思,面露敬佩之色。陈晨眼中流露赞赏,轻轻颔首:“此理甚善,但还有更深之意,继续说下去。”

赵立神色愈加郑重,双手微微握拳,语气坚定:“陛下,学生还发现,田间稻苗之生,若杂草丛生,则根茎被夺,养分不及,终致枯萎而亡。然若及时除草,则稻苗可茁壮成长。学生以此观朝廷,亦是同理。朝中若奸佞当道,正如杂草横生,必致国本受损,民生凋敝;而若能除奸佞、用贤良,则正道得昌,天下自可长治久安!”

此言如石投深潭,激起层层涟漪。堂中学子皆低声议论,神色中透着惊叹与钦佩。有人忍不住低声附和:“杂草害田,奸佞害国,二者相类,果真如此!”

陈晨闻言,朗声一笑,目光如炬,缓缓说道:“赵立,你能于田间劳作中悟出此理,已是难得。然更重要者,乃如何除草用肥,保田护稻。稻田之道,正如治国之道,非除草一事可了。若将此理贯通于治国之道,方为士人之责。”

赵立闻言,连连叩首,语气恳切:“陛下教诲,学生铭记于心!日后定当以此为志,不负陛下所望!”

陈晨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欣慰。他负手踱步,环视堂中学子,沉声说道:“士人之道,不止于书案,亦不止于文章。你们观稻苗生长,是为求治国之理;你们习水车之用,是为解民生之急。愿诸位皆能从万物之中,悟出安邦之道。”

堂中学子齐声应诺,齐齐伏地,陈晨的目光中透出几分深远的期许。

课后,陈晨将赵立唤至身侧,和声说道:“赵立,你的这些感悟,可否再细细整理一番,写成一篇文章?”

赵立闻言,顿时激动地跪下,语气颤抖:“学生虽学识浅薄,但必不负陛下所托!”

数日后,赵立呈上了一篇文章,题为《万物同理,治国之要》。文中以稻苗、河流、山川等自然之物喻国事,将自然之理与治国之道紧密结合,层次分明,言辞恳切,既有深刻的道理,又有平易的比喻,充分体现了赵立对自然与政治的双重感悟。

文中有云:

“稻苗不离雨露,国治亦不可无良臣;河道若堵,水流必溃,朝廷若塞,百姓必怨。治国者,当如农夫,勤于垦田,除草护苗;亦当如铁匠,锤炼器物,除去杂质,方得利器。

国本在民,治本在清。若百姓得安,万物得序,天下自可长久。”

陈晨细细翻阅赵立的文章,读至动情处,忍不住轻声念出其中语句,眼中露出由衷的欣慰。他将文章递与左右学监,朗声说道:“赵立之文,虽发于田间琐事,然志存高远,言中之理,已可为治国之纲。此文当留存书院,广传学子。”

学监们捧读文章,无不点头称叹:“赵立之文,妙理深邃,实乃士人楷模!”

消息传出,赵立的文章迅速在书院中流传开来,学子们争相传阅,或摘录于案,或奋笔思考,将文章中的见解与自己的学习融会贯通。

陈晨读罢,拍案而起,大声说道:“好文!好文!赵立,这篇文章不只是心得,简直是一篇治国要策!”

陈晨当即命人将此文誊抄成册,赐名《田间悟道》,并下令在书院中广为传阅,还将其呈至朝堂。

朝堂之上,百官肃立,满殿寂静,只余文官清朗的诵读声回荡。赵立所撰之文,以自然之理喻国事,剖析深刻,辞句通透,不仅展现了农事之道,更道出了治国之纲。一时间,百官无不为文章中蕴含的深刻见解所折服。

礼部尚书周廷赐率先出列,长叹一声,语气中满是赞叹:“陛下,此文简直可列治国名篇!以自然喻治道,平易近人而又直指要害。臣以为,赵立此人,当为国之栋梁!”

陈晨端坐龙椅,闻言后微微颔首,目光含笑,语气中透着几分欣慰:“赵立虽曾顽劣,但知错能改,且能从田间劳作中悟得此理,实属难得。朕见此文,如见其志,心甚慰也。”

此言一出,百官纷纷点头称是,更有大臣提议:“陛下,此文乃治世良策,臣请将其列入国学教材,以警戒后世!”

陈晨抬手止住众人,沉声说道:“此文虽有佳理,然其本意不在炫耀文辞,而在启人心智。诸位爱卿,治国之道,贵在知行合一,若仅读而不行,再多的文章,又有何用?”

群臣默然,许多人暗自低头思索,心中对陈晨的这番话有了更深的体悟。

消息传开后,赵立的文章迅速在学界引发轰动。许多学子争相传阅,甚至有士人专程前来书院求读。文章中的见解与比喻,通俗易懂,却又意蕴深远,被誉为“大明治世良策”

更有一些朝臣私下推崇此文,认为其中“清除奸佞,用贤良”

之论,直击朝政弊病;“稻苗不离雨露,国治亦不可无良臣”

之语,则一语道破治国根本。这篇文章,不仅在学界引起共鸣,也悄然影响了朝堂的风气。

夜晚,书案上的烛光映照着陈晨的侧脸,他正批阅赵立新递上的改进文章,眉间透着几分欣慰。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赵立抱着一卷手稿走入,恭敬地跪下。

“陛下,学生今日所成,皆因您的教诲,若非那一月劳作,学生恐怕永远无法明白‘稻苗之理’。”

赵立抬头,眼中满是感激与敬仰。

陈晨放下笔,起身走到赵立身旁,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赵立,你可记,万物皆有道理,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去发现。自然之道,不止在田间,更在人心。朕之改革之路,还需你们这些学子共同开拓,方能济世安民。”

赵立听罢,神情愈发郑重,随即俯身叩首,语气坚定:“学生定不负陛下所望!愿竭尽所学,为大明效力!”

陈晨扶起赵立,目光深远,语重心长道:“治国之本,在于敬民;学问之要,在于实践。若你等学子皆能如此,朕便可安矣。”

热门小说推荐
凡尘如梦

凡尘如梦

简介关于凡尘如梦凡尘种种,不过如梦一场。在三国时期,蜀汉有一支精锐的部队,叫做白毦军,曾经是刘备的贴身卫队。刘备去世之后,这支部队在陈到的带领下驻守永安。其中年轻一代将领慕容雪霏姬如梦魏云鸿蒲元则跟随诸葛亮一起北伐。女娲补天的时候剩余七块五色石,蕴藏着无穷的灵力。其中四块已经现世,分别为三国所得。蜀汉弱小,能否寻找到剩余的三块五色石,成为左右战场局势的关键。姬如梦在寻找的途中遇到了司空凡,两人并肩作战,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司空凡与白毦军几人成为了生死与共的战友,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整个三国,也活跃于凉州战场。然而整个过程却不是那么顺利,几次险象环生,五色石也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司空凡姬如梦慕容雪霏魏云鸿四人在一路上认识了许多朋友,也经历过背叛和欺骗,在战场上,几人不断成长,为了兴复汉室这个梦想而奋斗。除了三国的力量之外,还有隐藏的第四股力量在暗中搅动着三国的风云。经历过一系列的生离死别之后,众人的感情更加深厚,司空凡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完美,为了家国之梦,很多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活着的人,则背负着同伴的梦想,继续前行。...

穿书七零:糙汉努力赚钱养我

穿书七零:糙汉努力赚钱养我

简介关于穿书七零糙汉努力赚钱养我(穿书年代空间灵泉甜宠)林七叶一睁眼,就现自己穿书七零年代,还和一个被下放的男人生了关系。林七叶反应过来,想起了闺蜜和自己说过的一本同名同姓的小说,自己真的穿成了那个恋爱脑女配,就因为看上了书中下乡建设的知青男主,就开始疯狂最追,最后被书中女主陷害。林七叶想到自己在现代好不容易事业有成,准备躺平人生,现在又重头开始,林七叶假装不慌,只要自己努力,肯定能提前实现养老。什么?书中的男主后悔了,想和林七叶处对象?什么?村里人现林家那个下胖妞,不胖了,还很好看。什么?你竟然不知道林家那个七丫头和那个小崽种结婚了。什么?七丫头竟然要给村里修路?还修桥。林七叶要什么小白脸,这个结婚对象就挺不错的,还能帮自己赚钱干活,看来离实现早日退休的梦想不远了。谁知一封信,打破了湾山大队的宁静。什么?七丫头要去随军了!小崽种竟然有这样的身份!大湾山村民后来,听说去当了军嫂的七丫头,天天躺在家里不用干活,江同志把宠上天了!大湾山村民...

七零时装设计师

七零时装设计师

重生前,青梅竹马参了军,宋玉华被迫嫁给了隔壁村的刘二,自此一生不幸。重生后,宋玉华决定改写自己悲惨的一生,参加高考,改变生活,紧握青梅竹马的手,一起迈向改革开放的好日子...

地狱佣兵

地狱佣兵

简介关于地狱佣兵炮灰的代名词古老的职业杀戮的代名词当张原成为佣兵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注定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且看一代炮灰如何成长为精锐的雇佣兵...

红楼大官人

红楼大官人

作品简介薛文龙穿越成了红楼梦里的薛蟠,对,没错,就是俗称呆霸王的薛家大少爷,好吧,虽然开局不妙,但没什么可以把薛蟠打倒的,除了红楼世界里的美女们!嘿嘿嘿嘿s如果您喜欢红楼大官人,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谍影谜云

谍影谜云

谍影谜云无弹窗是深蓝的国度的小说作品,情节紧凑,人物鲜明,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谍影谜云无弹窗全文阅读最新章节吧就在笔趣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