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葱之品格(第1页)

葱之品格

中国蔬菜大家族之中,如果论资排辈,葱应该属于第一代元老。

据专家考证,葱的原产地就在中国西部和西伯利亚地区。由于占有地域优势,先秦时期,葱在餐桌上就有了名分。《礼记·曲礼》详细注明了当时的吃饭规矩:“凡进食之礼,左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

大意为,服侍长者贵客吃饭要懂礼数,左边是带骨肉,右边是切肉;饭食置于客人左手边,羹汤则在右手边;切细的肉和烧烤的肉放得远些,醋酱等调料放得近一些;蒸葱作料放在醋酱左边,酒浆饮料放在右边。看来,当时上流社会吃饭的说道还挺多,并定有专门的服务守则。要不怎么说咱们是泱泱文明古国呢?

将醯译为醋,只是为了让人明白其滋味,其实两者的差别颇大。春秋战国时的醯,只是酸性调味品的泛称,发酵的肉汁、菜汁等都在此列,以后一段时间依然如此。《说文解字》对此说得十分明白:“醯,酸也。”

有专家认为,以谷物为原料的酿造醋,大约出现在汉代之后,这也是中国的一大发明。西方的醋史也有几千年,不过其醋多以葡萄等水果为原料发酵浓缩而成,更接近于中国的醯。

从先秦餐饮服务守则中可以看出,大葱当时已然登上了餐桌,尽管位次排在最后,但毕竟也算风光了一回。要知道,莴苣、黄瓜、菠菜、豇豆这些个今日市场上的当红蔬菜,当时还在国门之外闲溜达呢,至于番茄、土豆、辣椒之类,还得过上两千来年才能在中土亮相,只能算第N代的小字辈。

除了出席正式宴会,葱还早早进入了军界。据《秦律·传食律》记载,当时秦军一般军士的伙食标准是,稗米半斗,酱四分之一升,同时供应菜羹,并“给之韭葱”

。秦军当时被称为虎狼之师,打起仗来个个不要命,让六国军队肝儿颤,主要是因为商鞅先生制定了严酷的军令,战斗中砍掉敌军脑袋便可立功受爵,若后退自己的脑袋便要被砍掉,让将士只能死里求生。此外,秦军战斗力之强,与配给大葱恐怕也有关系。生葱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养蝈蝈时,喂些葱叶,蝈蝈就会叫起来没个完,见人就开牙。虫犹如此,何况人乎?

不过,凡事都有限度,生葱吃多了也不行,非但成不了“虎狼”

,还会烧心,难受得很。这一点,一般人都有体会。隋末唐初时有一大将屈突通,据《旧唐书》记载,其人品德高尚,“通行刚毅,志尚忠悫,检身清正”

。他原先受到隋文帝杨坚的信任,被提拔为右武侯车骑将军,后来被迫降了唐,又成为李世民手下的干将,大唐的开国功臣。屈突通当车骑将军时,“奉公正直,虽亲戚犯法,无所纵舍。时通弟盖为长安令,亦以严整知名。时人为之语曰:‘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为人所忌惮如此”

。三斗大葱吃下去,那会是什么感觉?看来,这屈突通办事确实不会通融,具有相当的威慑力,搁到今天,干干“纪检委”

也挺合适。

葱在餐桌上的地位虽然不甚高,数千年来却始终有一号,能做到这一点也非易事。先秦时,已有人将葵、韭、藿、薤和葱这些中国本土蔬菜合称为“五蔬”

。其中,葵是一把手,知名度颇高。《诗经》中便有“七月烹葵及菽”

的记载,直到元代,王祯在《农书》中还将葵列为“百菜之王”

。但此后其地位江河日下,到了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时,已将葵从“菜部”

开除,打入“草部”

,并特地注明:“古者葵为五菜之主,今不复食之,故移入此。”

藿就是豆叶,古时是人们制作羹汤的主要原料,然而也早早退出了餐桌,只能喂牲口。薤即藠头,现在还有种植,不过多用来腌腌咸菜,聊胜于无而已。五蔬之中,唯葱、韭历千年而不衰,这与其特性密切相关。

葱之最大特点,就是善于掺和,与各路蔬菜大牌都能对付,却不抢风头。对此,前人早有认识。北宋陶在《清异录》中便说过:“葱和羹众味,若药剂必用甘草也。所以文言曰‘和事草’。”

由于能使各种菜肴增香去膻,葱又被古人称为“菜伯”

。这一称号,与其资历地位倒是很相称。由于善于充当和事佬,故而无论宴会小吃,还是冷荤热炒,大都可见葱的踪迹。京城百姓家的鸡蛋炒饭,必要加些葱花儿提香;北京的炸酱面、成都的担担面、武汉的热干面,调料中若缺了葱,便会让人觉得不够地道,味道总是差那么一点儿。北方家庭中,一般都要备上几根大葱随时调用,而其他蔬菜则须换着样吃。由此看来,小角色在生活中也是离不开的。

吃面以葱增味,此法古已有之。北宋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李同为苏门六君子的陈师道,便在诗作中证实过此事。其诗曰:“出门不雨即偶风,闭门值睡极力攻。似闻汤鼎作吟声,已贺胜敌收全功。郤思二子共一笑,拨弃旧语无新工。卒行好步不两得,能致公等吾何穷。魏诗黄笔今未有,顾我独得神所钟。径须相就踏泥潦,已办煮饼浇油葱。”

此诗名为《招黄魏二生》,其实就是邀黄先生、魏先生二位来家吃顿便饭的请柬。请柬中的最后两句,换成今天的话就是,我这里面条都准备好了,还有油泼葱花,喷儿香。请二位千万别嫌道路泥泞,早点儿过来,早点儿开吃。嘻嘻!

此处提到的煮饼,是面条的古称,但在宋代似已不流行。《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汴梁街头的饮食,对面条已经直呼其名,有生软羊面、桐皮面、插肉面、大燠面等各种名堂,但未见汤饼、煮饼之类的说法。陈师道仍用面条之旧称,是因为写的是诗体请柬,文辞需要雅训,若是写菜单、幌子,就不能这样了。不信,今天若有人开一家“兰州煮饼馆”

,招牌没准都得让人砸了。不就是个拉面嘛,还故弄玄虚,蒙谁呢?因此,掉书袋也得找准场合,要是拉家常也跟读文件似的,忒招人烦。

历代文人与葱有关的著述,还有其他佳作。唐代饮馔颇重鱼脍,其做法和现在的生鱼片近似,但用的是河鱼。鱼片要切得极薄,然后配以调料食之,其中也需鲜葱帮腔。杜甫一次品尝鱼脍之后,写过一封诗体感谢信——《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信中有云:“姜侯设鲙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河冻未渔不易得,凿冰恐侵河伯宫。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

看来诗圣这顿饭吃得挺尽兴,故而表扬信写得情真意切,很有形象感。天寒之时仍有春葱现身,可见其时植葱已具相当水平。

中国肴馔之中,带有葱之名号的不少,如葱黄鸡、葱烧海参、葱烧蹄筋、葱爆羊肉等。还有些菜,大葱虽未署名,但也占有重要地位。北京全聚德的火燎鸭心即是一例。这道菜,有两项“核心机密”

:一是鸭心下锅前要用各种作料煨好,其中必须有茅台酒,取其香气;二是成菜装盘时,要以细葱丝和香菜段围边,且事前要用香油、精盐、味精调拌均匀。这些葱丝、香菜绝非摆设,吃的时候要和鸭心一同送入嘴中,细细咀嚼,让鸭心的焦香、茅台的酱香、葱香与香菜的清香,在口腔之中融为一体。如此,才能品出其精华。

至于全聚德的烤鸭,吃时更离不开葱丝、面酱。虽然店家也准备了蒜泥、酱油、白糖、黄瓜,供人裹食烤鸭选用,但这些个吃法远不及葱酱伴食法那般浑厚,有点娘娘腔。这也不奇怪,以黄瓜、白糖与烤鸭肉裹食,当年就是为了适应大家闺秀的需要创制的。她们怕吃过葱后嘴里有味,参加派对时影响靓丽或是不甚靓丽的形象,但舍弃烤鸭美味又心有不甘。为了适应这类人的心理,店里遂想出这么个变通之策。

嫌葱食后留有异味的,不仅有无知少女,还有专业老男。大名鼎鼎的李渔李笠翁先生便是一个。他在《闲情偶寄》中,将葱、蒜、韭列为秽人齿颊及肠胃之菜,并申明三项基本原则:“蒜则永禁弗食;葱虽弗食,然亦听作调和;韭则禁其终而不禁其始,芽之初发,非特不臭,且具清香,是其孩提之心之未变也。”

李渔生于明末,卒于康熙年间,其间还到过京城,寓所之一就在南城的韩家潭。此地后来进入“八大胡同”

序列,成为著名的红灯区。笠翁先生虽然精通吃喝,但在京师时,全聚德和京城另一家烤鸭老字号便宜坊都还远未诞生,如果他有机会品尝一下烤鸭,对于大葱的评价也许会更正面一些。不过也不好说,人们多年养成的习惯是很顽固的,嫌弃大葱如此,拉家常读文件亦如此。想改都难。

葱在餐桌之上,偶尔也能唱一回主角。已故美食大家王世襄先生,拿手菜中就有一道海米烧大葱,做法为:“黄酒泡海米,泡开后仍须有酒剩余,加入酱油、盐、糖各少许。大葱十棵,越粗越好,多剥去两层外皮,切成二寸多长段。每棵只用下端的两三段,余作他用。素油将葱段炸透,火不宜旺,以免炸焦。待色已黄,用筷夹时,感觉发软,且两端有下垂之势,是已炸透,夹出码入盘中。待全部炸好,推入空勺,将泡有海米的调料倒入,烧至收汤入味,即可出勺。”

我曾照此试做过两次,味道不错,但是葱皮还是剥少了,口感有些粗糙。若能将三斗葱剥成一盘菜,想必更佳。

过去,老北京对想干点儿事而不为上司认可的人,往往会揶揄地劝上一句:“你当自己是棵葱,有谁拿你蘸酱吃?”

真要赶上这种境况,您老这棵葱就认头吧。嘻嘻。

热门小说推荐
师姐她弱不禁风

师姐她弱不禁风

简介关于师姐她弱不禁风(无男主群像文,已捉虫,放心观看。)作为宗门的废物大师姐,青洛每天不是吃饱了睡,就是睡饱了吃,日子快活似神仙。全宗门上上下下都嫌弃她,只有她那些师弟师妹全力维护她。二师妹我那大师姐柔弱无力。三师弟我那大师姐手无缚鸡之力。四师弟我那大师姐老老实实勤于修炼。五师妹我那大师姐善良美丽勇敢可爱。直到有一天,她们看见她一掌拍下,险些将一只高阶妖兽给拍死了。对上四双震惊的眼,青洛注男性角色会说明,不说明的都是女性。...

三国第一悍匪

三国第一悍匪

一声龙吟震天下,万千龙气入青州。皇甫青,字无双,师承戟圣李彦,武道大成之后下山,收九大猛将,从青州开始,立青龙山,建青龙关,占山称帝,下封九王,雄踞一方。黄巾之乱后,他化龙而起!以青州为基础,带领九兄弟,征战天下,一统乱世。之后,人间无趣,他便携众兄弟,踏入修仙界,再创造辉煌,开宗立派,成为一代传奇。三国第一悍匪...

我被骗入缅北那三年

我被骗入缅北那三年

简介关于我被骗入缅北那三年我本来是一名网管,被骗入缅北缅东三年,真实经历过生死逃亡,侥幸回国被判刑。我亲身经历过缅北十大酷刑之电击水牢蚂蚁上树等。在地狱三年,我亲眼所见毒骡开火车断肢活埋器官暗网拍卖各种奴等你无法想象的世界。所谓,蚂蚁缅北,遍地魔鬼缅北缅北,有去无回。我用血的教训告诉你,不要去缅北,不要去缅北,不要去缅北。那里没有高薪暴富,只有血腥杀戮,没有小哥哥小姐姐,只有魔鬼和扶手。我也规劝那些诈骗犯们,赶快回家吧!不回来,香蕉地风尘场所公海的鲨鱼肚就是你最终的归宿!...

重回七零娇养糙汉老公

重回七零娇养糙汉老公

简介关于重回七零娇养糙汉老公赵菁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下乡目的地,去隔壁向阳大队找老公。在赵菁眼里,自家老公是温和有礼,儒雅稳重!可重生后,第一次见面,赵菁却惊讶无比这个一身反骨,又凶又狠还不理人的男人,是未来那个温柔守护她的老公吗?!顾洲,三岁起便跟着被他爸举报的外公外婆和母亲前往农场改造,受尽苦头,十岁的时候,外婆劳累去世,母亲也因病去世,外公带着他来到了向阳大队。却依旧只能住牛棚,受村民排挤,养成了冷漠的性子。没人愿意靠近顾洲,直到大队里来了个名叫赵菁的女知青。她又娇又美,比所有人都好看,还很聪明善良,据说来大队之前,救了镇里领导的孩子。大队里的人都很喜欢她,偷偷讨论,这样一个凝脂美人,以后要嫁给谁!赵菁不知什么时候知道了村子里在讨论她,她悄悄站在顾洲身边,轻声说嫁给你,好不好?顾洲掐住赵菁的腰,语气凶狠,手里动作却很轻嫁给我,你就一辈子都不能离开我的身边!赵菁笑得漂亮求之不得。...

Hello,男神大人

Hello,男神大人

一朝重生,她成了女扮男装腹黑下流哦不,腹黑风流的小少爷。偶尔虐虐渣,手撕白莲花,撩拨女粉掰弯男粉做人生赢家。原以为可以美女绕膝,三千佳丽,却不想意外招惹了个大腹黑,从此春宵苦短,四肢发软。某天,记者采访,小少爷,请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唐微小但笑不语。左手握着金手指,右手牵着忠犬老公,不走上人生巅峰都白瞎了这坑爹的重生!推荐姑娘完结文Hello,校草大人!,女扮男装甜宠一对一,欢迎入坑O∩∩O微博云起微姑娘...

主角林知瑜宋屿川

主角林知瑜宋屿川

创业致富甜宠团宠前世,林知瑜作为餐饮集团大佬被人算计,意外重生到八十年代一个怂唧唧的小媳妇身上。小媳妇被闺蜜骗钱,被闺蜜的弟弟骗感情,被大姑挑拨跟家人的关系,被亲奶奶以孝顺的名义搜刮,怂唧唧地只知道压榨自家性格内敛的丈夫,还委屈了可爱的女儿。重生一世,林知瑜绝对不会再怂半分,养鲫鱼,种蔬菜,开酱菜厂,创办餐饮集团,带着家人勤劳致富,顺手收拾各路渣渣。内敛的丈夫开始明目张胆不分场合地疼媳妇。把全部的工资交给她,媳妇,你想怎么花都行,我支持你。又给她捏肩捶腿,媳妇,你辛苦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